城市探险起源于,并不只是简单的进入“鬼屋”
它更精准的定义是:
在曾经有人,现在只有灵魂的地方探险
在充斥着雾霾、烦躁和无趣的大城市
寻求刺激的北京青年们,
开始潜入这些神秘之地
废弃的工厂、医院、地下空间等
寻找这个城市曾有的灵魂和秘密
用一种新的角度打量我们生活的土地
赵阳 撰文/摄影
上义师范学校:现代鬼屋
现状:尚存
交通:乘地铁4号线北宫门站,换乘330、375、384路公交车至黑山扈站,来到309医院内部寻找100号楼。
冬末初春,我来到百望山下黑山扈的309医院,寻找309医院里的一座老房子—100号楼。
电影《甲方乙方》里有一个段落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英达演的那个梦想成为巴顿将军的家伙的指挥所。
拍电影时100号楼已经不再被医院的科室使用,但还不算特别破败。几年前100号楼彻底废弃,门窗皆无,现在100号楼的一层被建筑工地用做工棚。
大楼外墙正中的一块石匾表明了它原本的身份—上义师范学校。
上义师范学校是一座三层建筑,整体用灰色石砖建成,顶层为木质结构,经过将近百年的岁月洗礼依然十分坚固。走进大楼你会感到阴风阵阵,西洋的建筑风格,拱形的门廊和窗户都让它与周围的火柴盒建筑格格不入。
今年,编辑部的实习生曾亲自前往探访。刺鼻的灰尘和味道让她带上了口罩。供图:应越
厚厚的灰尘里,放置着不知何时的输液袋 应越/摄影
不知何时被遗弃在角落里的洋娃娃 应越/摄
地下室被故意放在摩托车后备箱上的玩偶 应越/摄影
这里最为诡异的地方是地下室,我们在地下室发现了两个圆形房间,不知当年是用来干什么的,圆形房间的隔壁还有蓄水池一样的房间。
被遗弃在角落的装饰物,这个美女或许曾住在这里 应越/摄
更加诡异的场景是地下一个拱顶房间,里面竟然有几个医用大玻璃罐用化学药剂泡着已经无法辨认的“物体”。
地下室泡着福尔巴林的罐子,内部物体不详…… 应越/摄
上义师范学校建于1919 年,是天主教圣母会创办的教会学校。其建筑用砖是从圆明园遗址取来的,现在仍然能看到很多砖上的款。
在解放前,还曾被作为龙徽葡萄酒的酒厂,并且在西边的百望山上建有葡萄园。解放后这座楼用做过中学,后来归属于309 医院。
小汤山非典医院:被遗忘的恐慌
现状:已于2010年拆除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在疫情泛滥的4月,4000名工人仅用七个昼夜建成了小汤山非典医院。
这个医院,在历史上仅仅被使用了51天。
治愈率超过98.8%,死亡率小于1.2%,1200名医护人员。虽然医院在小汤山镇,但是小汤山镇上没有出现一例非典病例。
这一切使小汤山成为一座世界著名的医院,吸引着全国人的目光。疫情和恐慌消散后,荒废的不止是医院,还有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人类总是健忘的。
2009年,大约是中午,我们翻过矮墙,眼前出现一片破败的白色房子,穿过一片茂盛的杂草,这些白色房子已经触手可及,房子排列整齐,但有些已经坍塌。
每个房间都开着门,我们选了其中最黑暗的一扇进入。几秒钟后,眼睛适应了黑暗,房间内的情况也大概可以看清,一个病床斜放在房间正中央,地上是一个破床垫,远处角落里有水池,下面散落着几个药瓶和用过的注射器。
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些东西和这些白房间就是这样静静地被遗忘在这里。从另一扇门走出房间,眼前出现一条走廊,很长,两侧又是一扇扇门,走廊远处通往未知的黑暗,这就是小汤山非典医院,虽然现在已经拆除,但我依然想用这些图片给人们留下一些什么。
2010年4月小汤山非典医院已被拆除。
首钢:逝去的“钢的琴”
现状:尚存
交通:乘地铁1号线至古城站,换乘58路公交车至首钢内部的五一剧场。
几年前我在首钢拍了很多照片,那时的首钢还是一片火热的劳动景象,噪声大,灰尘也大。现在的首钢已经安静下来,除了几辆开来开去的巡逻车,你在里面待上几个小时也看不见什么人。
2012年我去了三次首钢,还是坐着那辆熟悉的58路从首钢厂东门进入首钢内部,经首钢试验厂、首钢焦化厂、首钢设备库最终到达终点站五一剧场。
首钢的火车已经停止了运转,高炉也基本停产,走在首钢里再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反而是不同以往的寂静更能让你感到这里曾经的辉煌。
因为现在首钢人少,所以我有机会秘密深入到钢铁巨人的内部,但首钢太大,想把它完整地记录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分区域行动。
这些照片是关于首钢焦化厂的部分地区。焦化厂位于首钢东部,很多设备已废弃多年,这里的最大特点就是传送带多、尘土多。
今年,首钢老工业园区的筒仓区已被改造为冬奥组委办公区。
TIPS: 城市探险的前世今生
城市探险最早源自法国巴黎的人骨洞穴,有上百年的历史。巴黎现在的十四、十五、十六区在2000年前的高卢罗马时期是巨大的采石场,18世纪末,人们把历史上死于瘟疫和战争的几百万具无名尸骨从其他地方转移到这些洞穴中。法国人菲力拜·阿斯贝在1793年点着蜡烛来到这里,成了目前公认的城市探险的发起者,他的墓碑后来就建在人骨洞穴里,周围都是各种骨头,这个地方现在已经对外开放。
在中国,城市探险2005年才刚刚开始。城市里好奇心极强、同时不愿被越来越程式化的无聊生活、工作束缚住的年轻人开始去发现这个古老国家的神秘之地,在发展节奏越来越快的北京,一个建筑从废弃到拆除往往只有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去发现“剩地”。
你们一定看得心惊肉跳
因为小编身在办公室,
身边却仿佛吹起了阴风
那么再给爱户外运动的你来一发推荐
充满阳气的野地儿!
北京日坛公园:户外爱好者必去
魏宇>撰文
陈晗>摄影
日坛是户外爱好者京城最爱的地方之一,可以满足全天候全时段全状态需求。
早上晨练项目繁多,让你忘了几公里外的长安街大堵车;
有阳光的上午,在船舫读个书谁还稀罕CBD的会议室;
中午小王府来个business lunch,分分钟搞定;
下午去点石攀岩场爬一爬,或看人爬一爬直到夕阳西下;
晚餐,南门涮肉绝对是狐朋狗友的最佳选择;
入夜,东门的party谁去过?
湖边树下垂柳叶,音傍欢声送秋波。
日坛:天人合一的瑜伽习练场
悠季瑜伽日坛会馆>场地提供
日坛:最舒服的人工攀岩场
北京所有的人工攀岩场馆中,我始终认为日坛公园东北角的点石攀岩场是最惬意与舒服的,没有之一。
尽管这是一片露天场地,由于季节的更替,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无法攀爬。但这里春日午后的暖阳,夏天傍晚的徐徐微风,是其他京城攀岩场馆渴望不可及的风景。
点石攀岩场>场地提供
后海:皮划艇爱好者的乐园
旅人日记>撰文
图丁/旅人日记>摄影
世界上比跑步还枯燥的事情就是静水皮划艇,比静水皮划艇还枯燥的事情就是在北京的后海玩静水皮划艇……
穿过拥挤的人流,酒吧里的各种啤酒和姑娘.....这里几乎是帝都中心惟一的一片亲民水域。
初学划艇还把握不好方向的家伙们,经常会偏离到岸边遭来垂钓者的抗议;自由游弋的野鸭们灵动地穿行在造型搞怪、行动笨拙的脚踏鸭子船之间;而你也不得不集中精力划船,如果你不想让那些突然从水下冒出来的野泳爱好者的头致使你的艇发生TITANIC100年前的悲剧的话。
奥森:跑团必去之地
王乐>撰文
王乐/何建勇>摄影
奥森可是京城跑友们最喜欢的跑步活动集散地,多个跑步组织,或者说你能想到的全部的北京跑步组织,都会定期来这里跑步,哪个跑步组织要是没在奥森里组织过活动,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微信编辑:葵子
▼ 点这儿,来《户外探险》的店里转转